欢迎来到浦东志愿者家园!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内容下一篇><返回><上一篇

浦东新区2014年度十佳志愿者张琪娜——心灵花园一园丁
来源:    编辑:志愿者家园网    发布时间:2015-03-16

张琪娜说话的语气温和柔软,声音富含磁性,是那种可以引起对方共鸣,唤回心灵宁静的语调。以至于我俩交谈时,我常常在想,沟通真是一座桥梁,人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当你打开了欣赏美丽风景的眼睛时,那一定会发现对方许多的优点,从而可以协助对方在乐观积极的心态下不断地自我突破。


从这个角度说,我看张琪娜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一个人的态会直接影响到交流的品质,当人们在打开心扉营造一个积极的环境沟通时,不但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可以调整整个团队的氛围,自然,谁都喜欢和这样的人交流的。

我以为张琪娜天生就具有当一名心理咨询师的素质,然而,她告诉我,当初读心理咨询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心理出了问题才去自费学习的。学成之后,当她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青少年时,她才发现其实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

2004 年,张琪娜作为人才引进与丈夫、孩子一起从河南洛阳来到上海。在洛阳,教语文的她一直都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春风得意,踌躇满志。让她没想到的是,刚到上海那阵,一个业务尖子居然连工作都找不到了,还是在熟人的推荐下,她才去了华高小学任代课老师。这个落差让她根本无法适应,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她唯一认识的就是丈夫和儿子,唯一能诉说委屈的也只有他们了。因为心理不平衡,明明是想和家人倾诉心中的郁闷,但说出来的话却又硬又狠,她甚至于对丈夫说,“你送我回洛阳吧,这地方我没法呆。”

张琪娜说自己那段日子完全不理性,她的“作”让丈夫和儿子的神经也跟着紧张,唯恐一不小心又惹她生气了。那些日子她就像个任性的孩子,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跟自己纠结。

张琪娜知道,自己所有的“任性”全因有劲使不出,她一直是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她怎么甘心混日子,无所事事呢。张琪娜想到了充实自己,她还年轻,前路漫漫,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己只有补充了能量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稳每一步路。

2006 年,张琪娜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就在这时,她的同学——“检察官妈妈”俞国花问张琪娜,黄浦区青少年社工站成立了“阳光心情”心理咨询工作室,她愿不愿意在这个平台上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教育、感化、挽救”的心理咨询?张琪娜一口答应了,对她而言,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她特别愿意做这个志愿者。于是,就在当年的11 月,张琪娜和8位心理咨询师一起加入了志愿者服务团队,不仅提供义务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为社工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服务。


至今,张琪娜还清楚地记得在“阳光心情”为失学一年、17岁的小伟解除网瘾的事情。张琪娜告诉我,做心理咨询服务是有规定的,一般需要对方自愿上门服务,可是这个小伟的情况有点特殊。南京东路街道的几位社工已多次上门轮番做工作,可不见什么成效。小伟妈妈更是着急:儿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肯去上学,整天足不出户,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到凌晨5 点。长此以往孩子的社会功能会丧失的,妈妈担心孩子从此毁掉。

张琪娜心里明白,网瘾,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虽然只是一个孩子的问题,但伤害或者说毁掉的是一个家庭。面对如此焦虑的母亲,同样有个儿子的张琪娜充满了同情,她决定想尽一切办法要帮助母子二人。

约定的日子是下午2 点,张琪娜来到了小伟的家。让她倒吸一口凉气的不仅是地处繁华南京路背后的小伟家居然生活条件那么差:他家住在二楼,老式平房的楼梯狭窄到放不下她的一只脚,只能像螃蟹似的横着往上爬。再看屋内的面积可能连十个平方都不到,小伟睡觉的床是搭在大橱上面的,因为没有卫生间,张琪娜还看到一只放在室内的老上海特有的木马桶……张琪娜环顾逼仄的房间,她在找小伟,小伟在哪呢?

下午2 点小伟还在睡觉。母亲大声地喊儿子,总算把他唤醒了。那一刻,张琪娜看着从架空的床上爬下来的小伟,她的心儿有点刺痛:因为网瘾,这孩子过的是昼夜颠倒的生活啊。她再细细地打量小伟,只见他脸色苍白,也不知是否因刚起床,张琪娜还看见小伟的手在不停地颤抖。要跟小伟交流也不容易,一年封闭在家,他不跟外人沟通交流,语言的表达能力已经有些退化了,现在的小伟除了“嗯嗯啊啊”用短句应声,已不能连贯地说出一句通顺的话了,即便说话,他也不敢与人直视。

小伟的妈妈对张琪娜说,小伟不爱学习,她是千方百计让他进技校读书的,但儿子并不体谅她的苦心,竟然因为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不融洽就不肯上学了。她没法子,现在又是好话说尽才为儿子请了一个学期的病假。最近,学校通知说如果小伟再不去上学的话,学籍无法保留了。妈妈说,她对儿子要求不高,只求他学点技术,今后能自己养活自己就可以了……

言谈中,张琪娜听出由于小伟父母长期分居,父亲对儿子不闻不问,母亲却是从小到大对他无比的溺爱,儿子的大小事都包在身上。甚至于母亲怕小伟沉湎网络游戏饿了也不吃饭,她会从早饭买到晚饭,于是,小伟困了睡,饿了吃现成饭,他的日常生活只顾在虚拟世界中游荡,一个月都可以不下楼。

张琪娜一次次地上门和小伟谈心,他们一起聊网游,这是小伟最感兴趣的话题。从他断断续续的话语中,张琪娜了解到小伟在网络上有个游戏小组,小伟始终排名前列,这让他很自信,也很开心。小伟还说最近有个高手试图超越他,你追我赶相当刺激,他可不能把“大好江山”拱手相让了。

的确,小伟觉得只有在网络上才称得上强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个见谁都害怕,都要逃避的大孩子。张琪娜发现小伟不是因为网瘾而失学,而是因为与同学、老师的关系相处不好才害怕才不上学,赖在家后小伟又因无所事事才恋上网络游戏。游戏的成绩让他拾回了做人的尊严和自信,而且,小伟对网游给他带来的危害心里都明白,只是缺少一种“带领”他走出家门的外部动力。

于是,张琪娜分别给母子二人布置了“作业”,她对母亲的要求是寻找一切机会让小伟出门,比如肚子饿了出去买饭,身上脏了去浴室洗澡,不替儿子包办一切……她还联系小伟的同学,请他们在打篮球、看电影时也带上小伟,同时,她请社工邀请小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这样的多管齐下,大约在4 个月后,小伟渐渐改变了日夜颠倒的生活方式,他敢于跨出家门了。

新学年开学的时候,小伟的母亲突然冲进社工站,她激动得紧紧地拉住张琪娜的双手,嘴里只重复着一句话:“谢谢张老师!谢谢张老师!”

无须小伟妈妈多说一句话,张琪娜知道他们的努力有效了,失学一年的小伟重新走进了校门。那一刻,张琪娜觉得作为一名心理志愿者所付出的所有辛劳都值了,能够帮助人、被人需要才是天下最幸福的事。


2011 4 月,浦东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成立,作为志愿者,张琪娜负责面询工作。

这一天,一对家长带着9 岁的儿子小俊来到中心,母亲开口就诉说着儿子的不是,说他才上小学二年级,可因为思想不集中,每天的作业做到夜里十一二点都完成不了,因为习惯了拖拖拉拉,小俊甚至于考试时都无法完成试卷,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这些表现让家长十分无奈,他们不知道这孩子究竟怎么啦?

张琪娜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个男孩,她发现孩子长得白白净净的,虽然性格内向但很懂礼貌,只是妈妈在诉说他的不是时,他显得很自卑。在与小俊的父母交谈时,张琪娜明显地感觉到这对夫妻角色似乎有点错位:男人像女人,女人像男人,整个交谈过程小俊和他爸爸几乎是无声的,只有妈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随着交谈的深入,张琪娜强烈地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的失望其实就是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

原来,小俊的爷爷有着自己的家族企业,随着年事已高,他相当希望小俊的爸爸接班。没想到小俊爸爸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无意出入于生意场中。但是,生意就是生意,总得有个接班人吧,小俊的母亲自告奋勇承担起了这个责任。

在这个家里,夫妻俩各有各的忙,谁都无法系统地照料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小俊的外公外婆从老家赶到上海来救急,小俊出生后不久就由他们抚养。外公退休前是位高级知识分子,思维缜密,不苟言笑,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成人化的,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小俊看电视不是看动画片,而是外公外婆指定的新闻联播。小俊的母亲因为生意场上的忙忙碌碌,与丈夫缺少沟通,争吵伴随着他们的生活。孩子看在眼里烦在心里,他上课注意力差,时常发呆已成了常态,这使小俊的爸爸非常气恼,他对妻子抱怨说外公外婆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小俊现在的状况和他们的教育有直接关系。

外公外婆是妻子的父母啊,听到丈夫说出这番话,妻子的气不打一处来,她说老人这么辛苦地领孩子,丈夫不但不领情,还说风凉话。夫妻间的相互指责分明也让外公外婆委屈万分。他们虽然舍不得外孙,但也不想卷入儿女的家庭矛盾之中,终于,二老借口身体吃不消,一甩手回老家去了。

外公外婆走了,却并没转机。小俊想他们,情绪更低落,儿子不开心,父母更着急。为了孩子,他们一起来到中心寻求帮助。张琪娜说她在走进小俊的心理世界时有点心酸,一个9 岁的男孩开口就说自己不是个好孩子。小俊对“好学生”标准的理解就是什么错误都不会犯,他的班里就有许多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学习拔尖的好学生,老师经常表扬。

小俊说别人的优点,恰恰是他身上缺少的,为了这些缺少的“标准”,他被父母和老师批评,批评得越多,他就越自卑,缺少自信心。于是张琪娜要小俊回忆一下,这些好学生真的从来没犯过错、没被老师批评过吗?

小俊想了一会儿说道:“上次班长跟小朋友相互打闹,李老师批评他了。还有一次,小丽上课做小动作,老师也批评她了……”

“那你觉得他们都被老师批评过了,还是好学生吗?”

小俊摇头说:“他们犯过错误了,就不是好学生了。”

“你再仔细想想,你们班里有没有从来不犯错误的好学生?”

小俊想了半天才说:“好像没有。”

“那你们班里就没有好学生了吗?”

“有好学生的。”

张琪娜这时抓住机会问小俊:“你现在还觉得‘好学生’就是什么错误都不能犯,犯过错误就不是好学生了吗?”

这时的小俊不好意思地笑了,他回答说:“好学生也会犯错的。”看似简简单单的对话,张琪娜却循循善诱地改变着小俊对“好学生”的认知观点。改变一个错误观点,便是改变小俊今后的人生道路啊。张琪娜对小俊说:“小俊,你的悟性真好,老师一说你就明白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的,老师也犯过错,但犯了错要及时改正,知错就改,就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和老师都会夸你是个好孩子的。”

听了这话,小俊开心地笑了起来。张琪娜觉得小俊笑得很灿烂,那是一种释然的笑,对自己有了信心的笑容。与此同时,张琪娜对小俊的父母也布置了“作业”,那就是角色互换,夫妻二人学会换位思考。一段时间后,当小俊的妈妈再跟张琪娜说起感受时,她有了反省,她说过去跟丈夫说话时几乎从不注意方式,把在公司里跟下属说话的态度带回了家,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态度。如果设身处地地站在丈夫的角度看问题,她能够体会丈夫心里的委屈和压抑,他会觉得自己在家里没地位,怪不得丈夫为什么不愿意跟她交流了……

一次、二次、三次,等到小俊父母第五次和张琪娜面询时,他们带来了好消息:他们夫妻从儿子身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闪光点,在他们的肯定和鼓励中,小俊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成绩大大提高了,获得了老师的表扬。这让小俊由自卑而自信,如今的他很乐意和爹妈说学校说老师说同学。直到这时,张琪娜才算松了口气,在这个9 岁孩子的身上,她又一次正视到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身后都有一个不健康的家庭,孩子是一面镜子,从他们身上能折射出家庭教育的优劣。好在小俊父母及时意识到了问题,而且求助了专业人士,小俊的眼前又有一片明媚的阳光。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像小俊父母那样愿意做出改变的。

2014 10 月,一位妈妈带着上初三的儿子来找张琪娜,开口就是对儿子的一顿数落,这不好,那不好,好像儿子身上一无是处。

张琪娜发现母亲的语速像机关枪,她能理解这位母亲的焦虑和不安。显然,母亲最担心的是初三的学生明年就要中考了,可儿子现在成绩退步,从原来学校的前20 名一下跌到第166 名。她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天天盯着儿子的学习,可他有逆反心理,不仅做作业时戴着耳机,还顶撞她的话。这位母亲向张琪娜表示,当前第一位的是成绩,只要儿子成绩上去了,什么都好说。

张琪娜发现在母亲连珠炮似的“控诉”中,男孩的脸涨得通红,头越来越低。可是,在与男孩的交谈中,张琪娜却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男孩说他不似母亲说的那样,戴耳机做作业是因为嫌母亲嗦,可以避免噪声。他的成绩主要差在物理和化学两门课上,这是因为暑假期间同学们都请老师补课了,而他却在落下脚步后再请家教,时间太仓促。他总结过自己掉队的原因,想来想去可能学习方式上还存在些问题……

听男孩梳理自己的学习问题头头是道,张琪娜觉得他是个有头绪、有条理的孩子,而且懂得道理。她问男孩:“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你觉得自己会有多大的进步?”

男孩肯定地回答:“考进100 名!”

第二次面询的日子,张琪娜看到了母子满脸堆笑。实在是令她也没想到,男孩的进步神速,他的成绩一下子跃升到了全校第66 名,比166 名足足提高了100 名啊。

这种时候男孩最需要获得的是母亲对他的认可和鼓励,可是,任凭张琪娜如何暗示母亲给孩子一个肯定,这位妈妈却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她把孩子的进步归功于寸步不离的“盯”,以及不惜工本请了家教老师。

张琪娜暗忖,当男孩退步到166 名时,母亲不也在紧盯,也请了家教?也许这些外因是重要的,但千万不可以漠视孩子的内在因素呀。就在母亲继续快速表达时,张琪娜终于明白了这位母亲的真实想法:妈妈太满了,以至于再也装不进别人给她的建议和方法。她的确是爱孩子的,而正是这极端的爱,她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心爱之物,她要掌握并控制他。她不是来寻求理解孩子、改变自己的,而是想让张琪娜和她站在同一角度去“教育”孩子,给他施压。

这一点张琪娜做不到,也不会做。可她心里有些不好受,她担心一个好孩子因为得不到母亲的赞同而愈加逆反。

张琪娜自从2006 年成为青少年心理志愿者后,至今已经跨进了第九个年头。张琪娜说,这些年凭着学以致用的热情和热心投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她觉得很幸福也很开心。可不是,张琪娜明白自己做的是拯救一个个家庭的工作,一个孩子一个家庭,她会竭尽全力用全身心去帮助他们。为此,张琪娜获得了不少的荣誉:她是上海市青少年社工志愿者“特殊贡献奖”获得者;她还被授予了“公益先锋”荣誉称号,是黄浦区优秀青年志愿者、“新长征突击手”;她连续3 年被评为浦东新区心理中心“优秀志愿者”;2013 12 月,她还获得了浦东新区心理中心“三星级心理志愿者”的称号……


对张琪娜而言,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同步发展的过程。她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和热烈坚持不懈地在心灵花园中穿越,以期帮助青少年们获得阳光的心理。心理咨询的事业和人生一样都是个长长的旅途,张琪娜在这条道路上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她走得很稳重,也很扎实。我记录下了她的这些收获,并热切地期盼着她以更新的面貌展示风采,突破自我。

(文/ 章慧敏)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20091号

沪ICP备11043936号-3

© 2001-2024 版权所有 上海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浦东新区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