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浦东志愿者家园!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内容下一篇><返回><上一篇

为了别人的行走 ——2016年度浦东新区十佳志愿者张云鹏
来源:    编辑:志愿者家园网    发布时间:2017-03-14

有两万多人从此以后行走自如张云鹏医生的诊室总是人满为患,少的时候七八十,多的时候一百多人,时间待得短的 20 分钟,待的时间长的两三个小时。张云鹏医生从早上穿上白大褂开始忙碌,一直忙到下班,筋疲力尽回到家,喝一杯黄酒,吃一点饭菜,倒头就睡。第二天周而复始,又赶到祝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室,又开始新的一天的劳碌,问诊、搭脉、看舌苔、开方子、针灸、拔火罐、按摩、牵引……他的小小诊室每年竟然要接待两万多病人,也就是说,有两万多人从此以后行走起来自如多了!

有的病人从上海市区赶来,有的人从外省市(内蒙古、新疆、北京等)赶来,也有的是海外来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和澳门地区。来的时候,有的步履蹒跚,有的拄着拐棍,有的撑着双拐,有的被抬进来,两条腿已经废了……过了几个月,他们的腿脚灵起来,从卫生服务中心走着回家了。

张云鹏医生从事的门类叫风科,古代医学称之为“疯科”,发疯的“疯”!这确实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厉节风、漏肩风、鹤夕风、环跳风、龟背风、压头风、绣球风、鹅掌风、白癜风、缠腰风……现代医学则把它们叫做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


祝桥地区靠海,农民、盐民和渔民长年生息于“风雨雾潮”的湿地,风、寒、湿,这三种外邪叫当地人患上风湿病的几率很高。假如病人是单受风邪而致病,那么痛无定处,游走不定;假如是寒邪侵袭,那么疼痛部位固定,钝痛、刺痛;假如是邪湿,那么身体局部酸痛、疼痛,肿胀不舒。而得风湿病的人往往是三种外邪兼得,工作生活非常痛苦,不少病人说:生不如死啊!

于是,像张云鹏这样的医生“应运而生”,他们为了别人更好地行走,天天忙得焦头烂额,天天捉摸最好的药方。那么,张云鹏医生每个月收入是多少呢? 5000 元。是的,这位全国中医专家月收入只有这么一点。

“张氏风科”已经传承 280 年了

张云鹏不是一般的针灸专家,他可是“张氏风科”的传承人。“张氏风科”的第一代是他上上上代祖宗:清朝乾隆年间的张传丰。他专攻风科,研制丸散,以丸、散、膏、丹为主,汤剂为引,清朝时张氏就已经享誉浦东。到了张氏三世张翼天,已著有《风科秘传丸方目录备考》,这书是“张氏风科”的瑰宝。到了张氏四世张露香,他采集医药良方 248 个,编著有《张露香采辑诸方》……

一代一代行医,一代一代相传,传到张云鹏(小弟)、张云华(二哥)和张云飞(大哥)哥仨,已经是第十代了。这十代人代代兢兢业业,救死扶伤,不太计较个人得失,行得春风有夏雨。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张云鹏的爸爸张丙文被揪了出来:你是埋藏在我们身边的地主!

张丙文是名医,他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以外敷、内服和针灸相结合为特色,发展了“张氏风科”。他感到莫名其妙:我是医生哪,我没有到乡下去过。我们“张氏风科”传到现在已经 280 多年了,一直以救世为念,乐善好施,不信你可以问问……

你就是地主!地富反坏右,你是第一号的坏蛋,滚到乡下去!

原来,张丙文的爸爸和两个叔叔只有他这么一个男儿,三房合一子。于是,三家人都把自己家的田地留给了张丙文,他,就成了“地主”。

一个星期之后,张丙文一家 7 口卷起铺盖到乡下种田去了,不能再行医,工资减到 25 元,一个人一月生活费只有 3 5 毛。那时,张云鹏还在读小学,头抬不起来了,学费缴不起了,他分担起家庭重担,跟着老木匠学手艺去了。

1973 年,上海航道局党委书记赵传经得了风湿病,他打听到浦东张丙文专攻此症,就找到乡下请他治病。结果,赵书记的毛病治好了,可以轻便地走路了。他立刻跑到祝桥镇革命委员会大声训斥:这么好的医生怎么让他去种田?治病救人嘛,他可以为更多人服务嘛!

革命委员会觉得这个城里来的大官得罪不起,于是把张丙文调回祝桥,让他当一个临时的风科医生,但是“地主”的帽子还给他扣着,直到粉碎“四人帮”他才得到彻底平反。

时光如梭,张丙文到了退休年龄,小木匠张云鹏按照政策,顶替进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云鹏想继承“张氏风科”,想跟着父亲学医。可当时的医院领导不准许:你是什么阶级成分啊?还学什么医?好好干你的后勤杂务工作!


张云鹏想:我们张氏风科如果没有传承,到我这一代也就断了。我们从医积德,为了别人更好地行走,有什么错?你不让我学,我就自己学。

于是,他开始了求学之路,先是读业余中学,把初中高中两个文凭都拿到手,然后考上设在闸北卫校的中医班,攻读中医。白天在医院干杂活,下了班立刻从祝桥赶到上海闸北读书,晚上 6 点半读到 9 点半,放学后回祝桥的所有交通线都不运营了,他只能睡在姑姑家。清晨 5 点钟不到就起床,公交车换摆渡船,再换长途汽车,一路上他翻着书、看着书、背着书,紧赶慢赶,赶到医院已经 7 点钟,立刻上班,他又撩起袖子开始打杂……

就这样,整整 3 年,张云鹏终于拿到了毕业文凭,当上了可以开处方的医生,他心满意足地开始传承“张氏风科”。

送医下乡的专家志愿者

2010 年,祝桥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杏林村”党员志愿者服务点活动,张云鹏医生不是党员,但他报名了。他的祖祖辈辈是中医,一向乐于助人,他们的救死扶伤正是从祝桥农村开始的,生于斯,长于斯,报恩于斯。所谓的“志愿者服务点”就是在祝桥义弘村和高荣村设两个医疗点,张云鹏和他的伙伴们每两个星期都要下乡去为病人看病,不收任何费用,没有任何报酬。每次下乡,病人早早就开始等候,治疗完了,总是问张医生:你们下次还来吗?我们腿脚不便,不能跑到老远的祝桥医院去。

张云鹏回答:我每个月要送医送药下乡两次,每次两个整天,我会来的,放心吧,等我上门。


病人不知道的是,每次张云鹏医生下乡,如果是搭同事的轿车,也要半个多小时;很多时候他就骑着自行车去村里,单程一个多小时,回来又是一个多小时。

前几年,村民大姚被车撞了一下,导致脊柱损伤,从此两手酸麻,背部疼痛,夜不能寐。后来,皮肤开始溃烂,惨不忍睹。

张云鹏在问诊后说:大姚啊,你自己要放松心态,不要悲观失望。我的义诊是长期的,你的病我一定会帮你看好。我会先给你制定一个治疗计划。你呢,每天要进行健康锻炼,坚持在家里做。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给我打电话,我们两方面配合,一定会让你恢复健康的。

大姚一把握着张医生的手:你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医生。

三个月之后,大姚发现手麻和背痛明显减轻了,绑带也不需要了,止痛药也不吃了,他可以安安稳稳睡觉了。他特地跑到祝桥,悄悄给张医生送了两条中华香烟。张云鹏把烟退了回去:你自己生活本来就困难,怎么可以给我送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我不会收的。

高荣村的老秦得了风湿病,膝关节非但疼痛,还畸形了,即使拄起两根拐杖也只能勉强走上几步路。张云鹏赶到高荣,二话不说,就在老秦的家里为他拔火罐,针灸。临走,还为他配上价廉物美的中药汤剂,叫老秦的儿子到祝桥医院去抓……

他特地叮嘱:这药煎了,喝了,药渣不要倒掉,和毛巾一起煮开,然后把毛巾敷在膝关节上,很有用的。

三个月过去了,老秦可以扔掉双拐行走 500 米了,简单的家务也能做了。他亲自来到诊室,给张云鹏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医术一流,手到病除,妙手回春,使人健康幸福!

张云鹏不但下乡治病,还参加了健康知识进社区活动,免费为祝桥人讲授风湿病的防治:请大家注意,没病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防病,刚得病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不要乱吃什么偏方,要及时找医生,病重了一定要积极治疗,不要丧失信心。你们可以来咨询我,我天天都在……


没想到很多居民都喜欢这档普及讲座,更没想到张云鹏一讲就讲了五个年头。

如今,“张氏风科”通过严格的评审,已经成为上海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氏风科”的多种秘方获得上海首届中西医成果奖。1992 年、2002 年、2007 年和 2010 年,张云鹏四次被祝桥镇政府记功表彰,2008 年和 2012 年成为年度优秀医务工作者,同时成为祝桥“学科带头人”。他到黄山和北戴河分别参加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他是全国的风科专家,发展了类风湿疾病治疗的独特之术,同时,他也是骑着车下乡为病人免费治病的普通医生。

张云鹏医生时常问自己一句话:假如我是病人怎么办?

◇文 / 童孟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20091号

沪ICP备11043936号-3

© 2001-2024 版权所有 上海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浦东新区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