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浦东志愿者家园!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内容下一篇><返回><上一篇

卫生救护培训-突发灾害事故现场急救课件
来源:    编辑:志愿者家园网    发布时间:2015-04-22
突发灾害现场救护
王 仰 扩
《皖红赈》
救护培训讲座
一、现代救护
1、概念和观念
(1)现代救护概念
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科技发展,人的致伤因素和性质以及救护技术等,发生很大变化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总结了现代伤害、现场救护技能及其重要性的特点
概括这些特点,形成了能够反映现场救护一般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


(2)现代救护观念
现代救护是在人员伤害现场开展的,涉及医学技术的紧急救援活动
如何开展现场救护受到现代社会、法律、人文及医学科技等环境的影响
现代救护观念就是现场救护特点及影响因素等客观事实,在我们脑海中留下的概括印象,也是一种思想意识


2、救护新概念
医学模式转变,健康观念更新,疾病谱改变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模式变化,在工作、生活环境中发生创伤、危急重症和突发事件的威胁多在现场
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他们掌握救护基本理论和技能,成为能够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的“第一反应人”
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为安全生产,健康生活和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



3、国人现代急救观念亟待更新
人在危急时刻,弥足珍贵的生命能够被拯救,也可能会在瞬间永远消失
人们一直将拯救危重病人及意外伤害者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
99.99%的危急事件发生在医院之外,我国的急救服务仍禁锢在医院围墙内
在突发灾害现场得到医疗救助,需要时间
急诊专业人员也应掌握现场脱险、救灾、自救与互救技能



4、急救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救命
灾害事故发生突然,情况复杂,令人焦急;更需做出正确反应,给予紧急救护
对现场救护重要性、可实施性以及相关知识与技能认识不足,延误时间,影响救护效果
现代救护新理念实现了急与救的融合,让人们有能力应对灾害事故及其引发的伤害,运用现代救护技术,带给危急者生存和健康的机会


5、现场救护的人文观念
伤病者处在生命的危险之中,救助者应遵守原则,小心谨慎,施以爱心、细心、责任心
运用技能,做到无伤、有益
尊重伤病员的知情权和隐私权
例如071113抢救山石压住伤者的人文关怀


二、突发灾害现场救护
1、概述:
(1)主要指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或事故灾难
天有不测之风云,人为灾祸旦夕间
对地震、洪涝、滑坡等灾害,对战争、火灾、爆炸等伤害,必须防患于未然
在灾害现场,“减轻伤害,挽救生命”,需要社会重视,需要自救能力和互救精神和技能

(2)国家重视应对突发灾害
我国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突发事件往往相互交叉和关联,并可产生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城市化进程加快,突发事件增多,伤害加重
2006年,国家制定总体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突发灾害现场的特点
现场混乱,惊恐、无序、车挤、路堵
伤员多,多为复合伤,伤情复杂严重
医疗条件艰苦,设施及通讯瘫痪,药品缺乏
生活条件艰苦,缺电少水,食品不足
环境仍有火、毒、震、滑坡、疫情、爆炸危险



3、灾害事故现场三阶段救护原则
(1)现场抢救:
紧急呼救,启动救援医疗服务系统(EMSS)
尽快组成现场救护小组,统一指挥
快速反应,开展现场救护
做到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先救命后治伤,先重后轻;自救互救,脱离现场
(2)后送伤员:判断伤情,按红黄绿黑分类,救护、抚慰伤员,协助医生护送
(3)医院救护:按伤情,分专科继续救治



三、几种突发灾害及现场救护
1、地震灾害现场救护
(1)地震灾害及其特点
受灾面积广、破坏性大、伤害严重
直接造成压、砸、埋、窒息等伤害;引发次生伤害;造成疫情及群体心理影响
我国《06-20防震减灾规划》指出,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中,我国占1/2;1/3七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我国

(2)地震现场救护
1)躲避地震原则
就近选择形成三角的地点躲避,逃离危险场所,避开易发生次生灾害地点,切断危险源,避免人为事故
直下震,发生在脚下,只能立即躲避
近震时,要抓紧P波与S波之间几秒至几十秒间隔,尽快选择可躲避点
图中可见可躲避点

[p=18, null, left]
2)几种环境下的避震原则
①房屋内避震
迅速躲至坚固家具附近,或内墙墙根处
躲进开间小的厕所、储藏室等地方
不可跳楼,不要站在窗边或阳台上

②学校上课时避震
要立即抱头、闭眼躲至课桌下
在教室外可避开建筑物和危险物体,原地蹲下或趴下,双手保护头部
服从老师指挥,有序逃离,不跳窗,不停留在楼梯间


③公共场所避震
要服从指挥,就近在牢固物体旁蹲伏
要有序撤离,不乘电梯
避开人流,防止拥挤及踩踏伤害

④室外避震
迅速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
避开建筑物,避开公路或铁路
避开危险场所和危险物体
不随便返回室内


3)地震现场救护原则
统一指挥,紧张有序
先近后远,循序渐进
先挖后救,挖救结合
先救生命,后治伤情
按重急、轻缓进行伤情分类,依次施救
及时止血、包扎、固定,注意脊柱损伤



4)地震现场救护注意事项
对被埋的幸存者,建立通风孔道
救助中,注意脊柱保持中立位
挖出后立即判断意识、脉搏,通畅呼吸道
判断伤情,给予相应处理


5)身处危险的自救
避开易倒、悬挂的危险物,或予支撑
搬开可移动的杂物,扩大活动空间
不动用电、水设施,不用明火
保存体力,不大声喊叫,以敲击求救
发现有毒异味,以湿衣捂住口鼻
节约使用水和食物

6)现场救护危重伤员
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CPR
休克伤员,立即头低位平卧转送医院
颅脑、胸、腹外伤,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严重肢体挤压伤,稍加固定,限制活动;不可加压包扎,防止肾功能损害

2、火灾现场救护
(1)认识火灾
火灾有雷电气候引起的天灾,而90%是人祸
火灾能造成烧伤和气体中毒,并因此导致死亡、残障和心理创伤
10%火灾,产生的CO超过0.5%急性致死浓度
非建筑火灾中,氰化物和缺氧是潜在致死因素
尽快脱离是第一要事

(2)紧急措施
立即向119报警,告知地点、火因、火势、燃烧物体及位置
安排人员到路口引导消防车
组织在场人员尽力灭火
采取浇水、扑打、覆盖等方法
火灾10-15分钟,CO即达致死浓度,温度很高
组织逃生及自救互救必须抓紧时间

(3)逃离
火初起烟雾上升,应匍匐地面,用湿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逃出
火势尚不猛时,浸湿外衣棉被冲出火区
门和楼梯已被火封,应以绳子或撕接床单固定后,沿阳台窗户滑至地面
被迫跳楼时,应先扔出棉被、床垫,并尽量缩小高度后跳下

(4)现场救护伤员原则
迅速移至安全通风处
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CPR
保护烧伤创面清洁,布料覆盖,不涂药物
口渴可喝淡盐水


3、预防拥挤踩踏要点
注意避免进入拥挤踩踏的环境
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固定的栏杆或柱子,远离玻璃窗和墙
在人群中拥着前进时,要双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个保持呼吸通畅的空间
万一被挤倒在地,努力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及胸、腹部


4、原子武器伤害
(1)原子武器致伤特点
光辐射烧伤:向心侧部位的皮肤;吸入灼热气流或烟尘致呼吸道烧伤;间接烧伤
冲击波超压能震伤:空腔脏器或听觉器官震伤;抛击或撞击人体致伤;倒塌物体间接伤
射线伤:造成轻、中、重、极度急性放射伤
放射性污染:丙种射线造成全身体外照射;落下灰尘沾染皮肤致乙种射线损伤;经口、呼吸道或伤口进入人体致局部伤
复合伤:以上损伤的互相加重


(2)原子武器(核)伤害的防护
防护动作:发现核爆炸闪光,立即利用地势隐藏,俯卧,脚向爆炸点,脸朝下,紧闭双眼,额枕于交叉的臂肘处
利用器材防护:冲击波后,可用专用器材防护面具、斗篷、套靴、手套等,或毛巾、湿衣掩住口鼻,立即转入掩蔽处
沾染区防护: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不用当地水和食品
减少停留时间,任务完成即离开,并立即洗消

5、生物(细菌)武器伤害
(1)伤害特点
致伤致死,传染流行,危害持久
随风和水流污染范围广,不易发现
存在伤害的潜伏期
需快速做出微生物学诊断,确定菌种

(2)生物武器伤害现场救护原则
积极做好呼吸道及皮肤防护
按传染病管理原则隔离
卧床休息
洗澡,防止皮肤感染
处理发热
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食物


6、化学毒剂伤害
(1)化学毒剂伤害特点
种类多,神经毒、全身毒、糜烂毒剂等
突发及难以预料性,危害范围大
群体性
隐蔽性,难以监测和确定性质
快速性和高度致命性,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气体等

(2)化学毒剂伤害的救护
染毒区人多、秩序乱,须统一指挥
须做好自身防护
对污染的衣物及时消除毒物
及时转移人群至上风或安全区
注意救护呼吸困难、休克、外伤人员
及时转送伤员到医院
心理疏导,消除恐慌

(3)化学毒剂伤害现场急救原则
1)一戴、二隔、三救出
一戴:做好自身防护,佩带氧气、防毒面具,系安全带,带防毒口罩须限时离开
二隔:及时阻断伤者继续吸入,如关闭毒气阀门,给予防毒口罩等
三救出:尽快转移出毒区,进行医疗救治,两人救一人利于转移

2)六早方案
早期现场处理
早期使用地塞米松和山莨菪碱
早期气道湿化
早期为重度者气管切开
早期预防肺水肿
早期综合治疗



     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要求各级红十字会“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这是让群众掌握救护知识和技能,开展国际红十字会运动的传统工作之一,也是红十字会的神圣职责
了解突发灾害知识,掌握现代救护知识和技能,既利己又利人,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
积极开展现代救护培训,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让我们在光辉的红十字下携起手来,让我们掌握现代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让我们与健康同行,让文明之花常开,让生命之树常青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20091号

沪ICP备11043936号-3

© 2001-2024 版权所有 上海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浦东新区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