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浦东志愿者家园!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内容下一篇><返回><上一篇

播撒爱的种子 ——2016年度浦东新区十佳志愿者李淳禛
来源:    编辑:志愿者家园网    发布时间:2017-03-14

一、缘起

2002年,上海,浦东,陆家嘴花园小区,某幢楼的某层,搬来了一户新业主。男主人温文尔雅,女主人李淳禛秀美文静,他们还有一个两岁的小女儿。粗粗安顿好新居,为了敦亲睦邻,李淳禛给左邻右舍送上美味的点心。当她按响一个个门铃,有的邻居高兴地收下,有的用狐疑的目光打量她,还有一个老太太严肃地质问她:“你想干什么?!”这些隔膜和戒心,令李淳禛十分震惊。

来自台湾的李淳禛性格开朗,为人热情。在上海定居后,她当起了全职太太,相夫教女。光阴似箭,一转眼,女儿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早送晚接,成了李淳禛的任务,她因此接触到了女儿的同学以及他们的家长。


星期一到星期五,李淳禛都早早起床,做好一家人的早餐。有一天早上,母女俩吃罢早餐,一起出门。春风荡漾,拂动柳丝,一路上,李淳禛拉着女儿的小手,教她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抬眼望去,前面,一个少妇一手牵着一个小男孩,一手提着一根包在薄塑料袋里的油条。那男孩手拿一小瓶豆浆,吃一口油条,喝一口豆浆,边走边吃,少妇为他背着书包,两人步履匆匆。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女儿正朗声背诵着,走在前头的那个少妇把包油条的塑料袋随手一扔,正好一阵风刮过,那只薄薄的塑料袋随风飘舞,无巧不巧地粘在李淳禛的风衣上。

“喂,这个女士,前面就是垃圾桶,你为什么乱扔垃圾?”李淳禛快步上前,拉住那个少妇。

那少妇白了李淳禛一眼,一脸不悦地停下了脚步,很勉强地道歉:“对不起啊。我们急着上学。”到了学校,李淳禛才知道,这个小男孩,竟然是女儿的同班同学波波。

李淳禛希望女儿在学校里多交几个好朋友,她时常让女儿请同学来家里玩。有一天,女儿请来了成成。李淳禛面带微笑,问他:“你最喜欢吃什么点心?” 成成答:“我最喜欢吃奶酪蛋糕。”李淳禛说:“哎呀,真巧!冰箱里正好有奶酪蛋糕。”成成拿着蛋糕,认真地问她:“阿姨,这块蛋糕,是不是你们吃剩下的不新鲜了才给我吃?”李淳禛又一次震惊了。她顿了顿,温和地对他说:“这是阿姨下午才做的,好东西就是要趁着新鲜的时候与别人分享啊。”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上学放学,接送孩子的路上,乱穿马路乱扔垃圾乱停车的家长,李淳禛又遇见了不少。联想起搬家后送蛋糕时质问她“你想干什么?”的老太太,想起成成关于奶酪蛋糕的问话,李淳禛感到一阵阵心痛。为什么,从老人到小孩,会有人对他人有如此重的戒心?为什么,有些为人父母者没有公德心?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们耳濡目染种种负面的行为,他们成人以后,会在意公共场所的卫生吗?懂得公共场所不可以大声喧哗吗?能够和他人和谐地相处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

接送女儿的时候,李淳禛更是看到听到了一些“差生”在学校里班级里的际遇。那些本该天真活泼的孩子,被贴标签,被排斥,被冷落。

她想起了自己学过的生命教育课。她觉得,自己有义务和能力当一名志愿者,为低年级的孩子上一上生命教育课。结婚前,李淳禛曾在医院当过三年志愿者,她相信自己可以胜任。

二、开端

“只有周围的孩子都好了,我的孩子才会真的好。”抱持着这样的信念,2009 年,李淳禛邀请一位志同道合的全职妈妈,经过一番奔走,开始在女儿就读的福山外国语小学义务上了生命教育的第一堂课。

生命教育的宗旨是“发现生命,珍惜生命,发挥生命”,教学从人生三问开始:我为什么活着?我该怎么活?我如何活出美好、丰盛的生命?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自我形象、完整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增进自我情绪调节、时间管理能力。


生命教育的命题看起来宏大,课程设置都从简单易懂的事物入手。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个年级都有一个主题。一年级:从大自然开始认识生命秩序的重要性;二年级:身体的界限。身体上有红灯、绿灯,哪些部位别人不能碰触,怎样辨识好人坏人。如果别人侵犯你的身体,怎样拒绝想要侵犯自己身体的人。如何尊重隐私;三年级: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如何建立自我形象和发挥美德;四年级:如何明辨乐观悲观、内在外在的美,如何战胜悲观;五年级: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赢过苦难,才有未来,教孩子不要被挫折打倒,怎样克服困境等。

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围绕“生命的秩序之美”展开,从动植物的秩序、音乐的秩序讲到家庭的秩序和社会的秩序,教育学生要遵守秩序。

在课堂上,孩子可以自由发言,没有对错、没有责备、没有批评,感受到了生命教育老师的关注和爱。他们明白,老师愿意走进他们的世界,引导他们“发挥生命”。一年级第一堂生命教育课的场景是这样的——

“伸出你的手掌,将中指和无名指弯曲,这个手势就代表 I love you(我爱你)。对了,现在大家用手势跟自己身边的同学说一声我爱你。”李淳禛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竖起了一只只比划着“爱”的小手,学生们或坐或站,激动地对着周围的同伴挥舞着小手,互相传递爱意。

伴随着《喜乐泉》的音乐,李淳禛又教会了学生“泉水”“喜乐”“生命”等手语,学生们一边唱一边跳,兴奋地沉浸其中,连下课时间过了都浑然未觉。

这节课的主题是“发现秩序”,35 分钟的课程被设计成了一个又一个游戏,在比划大西瓜和小西瓜的游戏中,学生们发现大和小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秩序。

在生命格言诵读比赛中,学生们记住了“世界充满秩序”。课程通过音乐、舞蹈、分组游戏赢取五角星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受到学生的喜爱。到了第五第六堂课,孩子们就和李淳禛很亲近了。李淳禛深信有爱做基础,管教才有力量有效果。

李淳禛注意到了坐在教室最后面的明明。他屁股底下的椅子永远有两条腿腾空,不是前面两条,就是后面两条。每次生命教育课结束,明明从不做作业。班主任告诉她,这个学生很调皮,难以管教。

自始至终,李淳禛对明明总是和颜悦色。有一次,李淳禛发给明明一张奖励卡,只有表现良好的学生才能得到它。明明很开心。按惯例,李淳禛问大家:“今天哪位小朋友要当小老师?”明明立刻高高地举起了手。得到了李老师的认同,第一次当上小助手,明明开心极了。他在教室里跑前跑后,为大家画五角星,喊着同学的名字,嗓门很高,认真的模样令老师动容。李淳禛突然停了下来说:“今天李老师请明明当小老师,他很尽责也很认真,可是,当老师在说话的时候明明也在说话,你们觉得这样有没有秩序?”这时,明明听懂了,不再大声嚷嚷。自那以后,明明解开了敌视所有老师的心结,学习也越来越进步。


日月如梭,李淳禛的义务生命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可,志愿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从 9 年前的两位志愿者,到 2017 年年初的 163 位志愿者,李淳禛和那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同伴们从草根志愿服务到 2014 年注册“爱心树生命关爱中心”公益组织,多年来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他们走进,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等十几所学校,从事了多年生命教育,广受学校、社会的认可和欢迎。

三、点亮生命

某校有个三年级的孩子涛涛,坐在靠窗的角落,上课的时候,一直托着腮,眼睛望着窗外。学生们做生命教育课堂作业的时候,义工老师张英坐在他旁边,他流着口水,把口水抹在张英的羊绒大衣上。老师请他发言,同学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个大胆的学生说:“张老师,他是傻子。”

又一次生命教育课,张老师有事请假,换了王老师。涛涛忽然发问:“那个,张英老师没有来吗?”张英听到同伴转述的话,喜出望外。她告诉同伴,这孩子居然记得我的名字,怎么会傻!

还有一次,张英讲到为什么要“知难而行”,涛涛嘀咕道:“你们要大家知难而行,我已经要知难而退了。”

每周一次的大备课时,李淳禛听到了这件事,恍然大悟,这个孩子虽然眼睛不看老师,但他也在用心地听每一堂课。

从此,生命教育老师对涛涛特别关注,让他一点一点重拾自信。

还有一些特殊的学生,父母不愿意送他们去特殊学校,在班级里被老师同学贴上了“差生或傻子”的标签,被边缘化。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边缘的孩子往班级的核心靠拢。

有个一年级的自闭症孩子球球,处于正常与自闭的边界,平日里有阿姨陪伴上课,在班里被视为怪物。每次上生命教育课,李淳禛都让阿姨到走廊里待着,让球球像其他孩子一样上课。上到手工课这一环节,李淳禛发现,球球搭积木做模型的能力很强。和他同组的孩子,这个教他语文,那个教他数学,慢慢地帮助他、影响他。每节生命教育课结束后,班级家长群总是看到孩子上课的笑脸,班主任和球球的爸妈看到球球因生命教育得到同学的帮助,建立起友谊,感动不已。球球爸妈说:“李老师,谢谢您!是你们给了我的孩子回归社会的机会 !

就这样,生命教育打破了寻常教育的常规,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值得珍惜的生命。

一次,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组织二年级学生听音乐会,散场后,一班的娜娜走丢了,同学、老师、家长都找不到她。正当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三班的老师跑到一班的教室,告诉大家,娜娜坐了他们班的校车,回到学校了。班主任问娜娜怕不怕,小女孩镇定地告诉她:“音乐会散场后,我上了一趟厕所,然后就找不到老师和同学了。生命教育课堂上教过我们,发生类似的情况不要怕。我问了剧场里的阿姨,她带我找到了三班的校车。”

李淳禛心中无比欣慰。作为一个教师,无论是专业或非专业志愿的,还有什么比亲眼看到自己团队的教学有成效更高兴呢?这也是促使团队的每一位志愿者风雨无阻坚持进课堂的动力。

四、播种

身为志愿者,李淳禛和她的同伴们很尊重班主任老师。生命教育老师坚守不介入学生家庭为原则。有一次上“天天过生日”课,韩老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生日那天,家里人给你们庆祝吗?庆祝过的同学请举手。”“办的 !办的!”大家纷纷举起手臂,兴奋和喜悦溢于言表。这时,一个低头沉默的女孩玲玲引起了韩老师的注意。课后,她悄悄地询问玲玲,玲玲告诉她,我的爸爸妈妈在四川,我住在姑姑家,从来没有庆祝过生日。

韩老师搂着身材单薄的玲玲,心里一阵酸楚。她安慰玲玲:“爸爸妈妈没有为你过生日,不代表他们不爱你。爸爸妈妈平常一直忙于工作,他们心里,一定也很挂念你的。”

韩老师把玲玲的委屈告诉班主任,班主任警告她,不能和这个孩子有过多的接触,她会黏上你们的。韩老师深感疑惑……

下一堂课,韩老师做了一张卡片,在上面画了一道彩虹,彩虹的这头画了玲玲,那头画着她的爸爸妈妈,写着 “爸爸妈妈的爱,再远也感受得到”!玲玲收到这张卡片,非常开心。


一年后,她告诉韩老师,爸爸妈妈来上海给她过生日了。从此,这个落寞的孩子脸上有了笑容,她会主动过来抱抱韩老师,有时还会塞给老师一个小橘子、一个小苹果,和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一个孩子的变化足以改变全班,这是生命教育志愿者们最乐于见到的画面。

就这样,这位秀外慧中的台湾女子,带动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用最美好的年华,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点亮了一个又一个幼小的生命,为他们驱赶心灵上的阴影,在他们的心田播撒爱的种子。这些志愿者没有小看自己小小的力量,这些小小的力量,能带给人们大大的祝福。

◇文 / 孔曦(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20091号

沪ICP备11043936号-3

© 2001-2024 版权所有 上海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浦东新区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