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浦东志愿者家园!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内容下一篇><返回><上一篇

2017-2018年度十佳志愿者 ——周亚英
来源:    编辑:志愿者家园网    发布时间:2019-06-21

十多年前,上海电视台的两个编导来到浦东潍坊新村,找一个叫周亚英的女人。电视台要新开一档家庭纠纷调解类的栏目,打算请周亚英出山,担任这档节目的调解人。编导事先做过功课,知道周亚英当过知青,做过车间主任,有过工会和妇联的工作经验,热心开朗,口才不错,而且此时已经从竹园街道党总支书记的位置退下来了,在街道里开了个人工作室,专业从事调解工作。关键一点,周亚英2000年时,便已被聘为“上海市首席人民调解员”,具有完备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调解工作经验。两个编导还从侧面了解到,周亚英的调解风格鲜明独特,不是各打五十大板,不是转弯抹角兜圈子,不是陪着当事人掉眼泪打苦情牌煽情牌,不是高高在上泰山压顶式的教训人,而是以法律知识开道,开门见山却不咄咄逼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事求是,春风化雨。


◆◆◆  ◆◆◆


从各方面考虑,周亚英都是这档节目的不二人选。两个编导和周亚英面对面时,笑着说明来意。他们觉得这件事情一点悬念都没有,谁会把送上门来的好事推开呢。哪知道周亚英并未多加考虑,便拒绝了。周亚英说,我不喜欢抛头露面,我喜欢实实在在做点事情。潍坊街道是我的根据地,离开这块根据地,我就没有底气了,走路,脚会打飘的。那两个编导再怎么说,周亚英还是不松口,毫无商量余地。第二天,两个编导又来了,准备了新的说辞,满以为会打动周亚英,想不到还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只好去找了别人。

顺便说一下,那档节目就是后来火遍上海滩的《新老娘舅》。有不少人问过周亚英:周阿姨,你后悔吧,否则,全上海的人都认识你了,你就出名了。周亚英笑着说,从早忙到晚,没有时间后悔。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名,我现在就蛮好,本本分分做点调解工作,蛮有意思的,也蛮开心的。


◆◆◆


周亚英活得很开心。她喜欢笑,在潍坊街道,你只要听到那种极具感染力的笑声,你就知道周亚英一定就在附近。周亚英笑的时候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对她68岁的年纪而言,这绝对属于整齐的牙齿。平常家里买了蹄髈,不管是红烧蹄髈,还是走油蹄髈,还是烧蹄髈汤,那根大骨头一直是周亚英啃的,老伴的牙齿不如她,啃骨头是周亚英的专利。有趣的是,在潍坊街道,周亚英也被人称为“专门啃硬骨头的人”。有些棘手的事情,别人搞不定,街道领导就说,请周亚英来。果然,搞不定的事情,周亚英一来,就搞定了。

这是个有故事的女人。

︿

︿




事一:寸草不生,从零开始

“寸草不生”指的不是农田,是周亚英的头顶。

那年周亚英26岁,正是一个女人一生中很美好很华丽的时光,她的头发却秃光了。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待了八年,一直水土不服,况且她又是个拼命的女人,从来不知道偷懒,积劳成疾。头发不是一夜之间掉落的,是一片一片,一点一点掉落的,到26岁那年,正好掉光最后一缕青丝。那年,上海派出慰问团,到黑龙江慰问上海知青。在一座简陋的小学校,看到一个小个子在给孩子上课,声音嘶哑,面容憔悴,秃着头顶,却依然带着笑。慰问团的人问,这个知青是男的还是女的。因为从衣着外貌看,很难判断这个人的性别。陪同的人说,这是周老师,是女的。这个女人肯吃苦,吃苦吃得头发也没有了,组织上照顾她,调到小学做老师。慰问团的人心疼了,流泪了,默默看着周亚英上完课,把她拉到外面说,跟我们回上海,回家去。再这么下去,你会送命的。


◆◆◆


于是,周亚英办了“病退”回了上海。

18岁离开上海时,青春洋溢,风华正茂,再度回故乡,乡音不改,容颜沧桑,况且疾病缠身。掉落的青丝还会慢慢长出来,但在生产建设兵团获得的荣誉却永远留在那片黑土地上了。到了上海,一切从零开始。先是在生产组干活。周亚英至今记得当年常说的一句话:七角八角,看到世界各国。七角八角,是一天的工资,世界各国其实看不到,看到的是生产组墙上挂着的那幅世界地图,以此表达一种乐观主义的精神。生产组后来更名为东方服装厂,承接外贸业务。周亚英懂技术,也懂管理,当了车间主任。这期间有个“三进包装间”的故事。外贸产品,质量第一,质量也包括包装的美观。那时包装间的管理混乱,拖了全厂的后腿。厂长点将,派周亚英去扭转局面。周亚英一到,除弊革新,建立制度,包装间的面目焕然一新。等到周亚英一离开,又是一副喇叭腔。于是周亚英再度杀回来。第三次杀回来,周亚英发狠劲了,全面整顿,奖勤罚懒,健全制度,这下,把包装间彻底搞定当了,还成了全厂的先进部门。


◆◆◆


上面算是开场锣鼓,算是铺垫。

直到2000年,周亚英被聘为首届“上海市首席人民调解员”,她的人生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接触到的是一个新的课题,而她,也将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故事二:快刀斩乱麻,慢工出细活

周亚英思路清晰,不同的调解案子,会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案子,适合快刀斩乱麻,看似乱无头绪,只要找准关键点,一刀下去,马上搞定,速决战。

比如这天来了一屋人,都是兄弟姐妹,同胞手足。父母去世了,留下一套房子。兄弟姐妹为这套房子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了,谁都不肯让,金钱面前,脸面也不顾了,手足之情也不顾了。好在有人指点,说,不要闹了,也不要打了,去找周阿姨,周阿姨有办法的。于是一大帮人将信将疑地涌到周亚英的调解工作室。周亚英听清情况,说,瞎吵有啥意思,都是亲兄弟亲姐妹,吵来吵去伤感情吗?要解决问题就不要吵,坐下来商量。父母过世前遗嘱有吗?回答说,没有遗嘱。周亚英说,那么,这套房子析产,兄弟姐妹平均分,同意吗?有人不同意,青筋暴突,强词夺理。周亚英听了半天听明白了,说,你的理由站不住脚,就是起诉到法院,法院也不会支持的。法院秉持的是公正公平的原则,懂吗?那个人自知理亏,不响了。周亚英问,这套房子值多少钞票?回答说,估价过了,价值三百五十万。周亚英说,你们要是到法院诉讼,诉讼费是标的的百分之一,三万五千块。我在法院担任诉前调解员,我给你们出一张《人民调解协议书》,兄弟姐妹一起签字,再到法院走法律程序,法院只收手续费三千五百块,又简便,又快,又省钱。同意吗?大家点头同意。

来的时候,兄弟姐妹剑拔弩张,出门的时候说说笑笑。前后只花了半个小时。


◆◆◆  ◆◆◆



有些事情,急不得,只能慢工出细活。

有个姓张的失独男人,老婆和他离婚了,孩子不幸死了,孤苦伶仃,还没有房子。街道同情他,让他住在门卫室,一住就是十多年。现在门卫室要重新装修,挪作他用,请他搬离他不肯,说,这个地方我住惯了,不想搬,一定要我搬,给我分套房子。明显就是耍无赖。没办法,只好请周亚英出场。周亚英找老张,老张不开门,隔了房门做思想工作,老张装聋作哑。路上堵住,老张转身就逃。好不容易坐到一起,老张对周亚英翻白眼。周亚英给他泡了杯茶,说,老张,你住在门卫室,街道收过你房钱吗?老张摇摇头。周亚英又问,收过你水费煤气费电费吗?老张摇摇头。周亚英说,街道让你白住白用,是因为亏欠你什么吗?老张说,街道不欠我什么。周亚英说,那么这十多年,你不花一分钱,白住白用,街道是在照顾你帮助你,是吗?老张点点头。周亚英说,一个人是要懂得感恩的。老张,你是个懂得感恩的人,是吗?老张依然不出声,但表情有点羞愧。周亚英说,街道在你困难的时候帮了你,从来没有要过你的回报。现在,这间房子街道要收回,请你支持一下,你同意吗?老张说,我同意的。周亚英说,好,有你这句话,说明你是个讲道理的人。我马上帮你办廉租房申请。


◆◆◆  ◆◆◆


申请廉租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趟趟跑,总算有点眉目了,又搁浅了,缺一张证明。当初老张和老婆离婚,房子归老婆。老婆要他把户口迁走。户口没有地方落脚。有个朋友热心肠,同意老张把户口迁到他家去。其实也就是个空挂户口。过了几年,那个朋友要把房子卖掉,叫老张把户口迁走,哪知请神容易送神难,老张敲竹杠,伸手要钱。那个朋友气得吐血,最后给了老张十万块钱,才把此事解决。现在要那个朋友给老张出张户籍证明,你想,那个朋友怒火未消,岂会同意。此路不通,另找他路。周亚英去找物业开证明。物业也对老张有怨气,不肯开证明。最后总算诸事具备,前前后后折腾了几个月。此时社保中心消息传过来,没有实物房,只能给房租补贴。等到合适的房子找到了,老张又故伎重演耍无赖,说租金太高租不起。周亚英叹了口气,想,九十九步也走了,也不差这一步了。于是,一番奔忙,给老张找了份保安活。




故事三:大开大阖,啃硬骨头

有段时间,全上海统一行动,拆违章建筑,凡是破墙开店的,一律封门。有对老夫妻,天井借给外地人,开了兰州拉面店。城管上门封门,店主仗着自己的特殊身份,有恃无恐,说,拿六十万来,少一分钱,店照样开。若强行执法,必然造成流血事件,影响上海形象。这块硬骨头又轮到周亚英去啃。周亚英走进去,说,今朝不许营业,炉子熄掉,一碗面也不许卖。要是不怕吃官司住监牢,把刀拿出来,我老太婆不怕的。要不要试试看,法律狠,还是你们狠。店主见周亚英只是一个人,反而不敢轻举妄动,赔起笑脸。周亚英说,想解决问题吗?那就坐下来谈。店主说,给我六十万,我就走。周亚英说,合理的补偿要求,可以提,不要狮子大开口。那以后,周亚英每天都去,谈判。赔偿款从六十万一点点降下来,降到十万。周亚英说,就是这个尺寸了,再多一分钱是不可能的。店主那伙人知道面前这个老太婆厉害,软硬不吃,寸步不让,再纠缠下去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只好答应。那十万块钱,街道出一半,房东出一半。临了,周亚英拿出五千块钱,笑着说,这是回家的路费,街道出了。这是上海人民的好意,祝你们一路平安。




还有件事情也非常棘手。到年底了,潍坊街道属地的某家装修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牵涉到160个农民工兄弟。农民工兄弟也是被逼急了,扬言第二天上街游行。得到消息,方方面面都被惊动了。周亚英已经睡到床上了,被紧急召唤过去。农民工代表,甲方乙方,还有街道方面的人,连夜协商。后半夜的时候,周亚英把农民工代表拖到外面,说,你赶回去一次,安抚好大家,让大家睡个安心觉。一定要理智,不要采取过激行为。相信周阿姨,明天一定会为你们妥善解决此事。农民工代表红着眼睛说,我们相信周阿姨。回到桌面上,周亚英说,农民工兄弟为上海的建设辛苦了一年,应该让他们开开心心回家团圆。大家将心比心好不好。这一百万拖欠工资,明天必须到账,没有什么借口好找的。这是上海的脸面,也是你们的责任。甲方乙方面面相觑,商量后,表示明天上午,一百万拖欠款一定兑现。此时农民工代表已经赶回来了,说,我们不相信别人,我们只相信周阿姨,必须由周阿姨来分发工资。于是连夜运作起来,这边去筹措资金,那边造花名册。

第二天下午,周亚英的工作室外面围满了人,还停了两辆警车,还有特警压阵,充满了紧张气氛。运钞车到了以后,几大袋现金直接拎进周亚英的工作室。有人说,怎么回事,周亚英工作室外面怎么挤了这么多人,会不会出事。旁边的人笑着说,放心好了,不会有事的。周亚英在解决大问题。

还要补充一些数据。这些年来,周亚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近7000起,避免“民事”转“刑事”纠纷220多起,使4000多个家庭破镜重圆,还为受害者挽回经济损失1238万元。

◆◆◆

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女人。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20091号

沪ICP备11043936号-3

© 2001-2024 版权所有 上海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浦东新区志愿者协会